welcome to gyeongsan文化旅游
三圣贤历史文化公园
三圣贤历史文化公园?

继承和发展庆山地区出身的三圣贤(元晓、薛聪、一然)伟大的精神和意义,传统与文化相融的多功能复合文化园区形式的历史公园。作为向成长中的青少年开展精神文化教育的场所,是一处历史与文化生态相融的多功能复合旅游设施。
简介
- 地址:庆山市南山面上大路883-30
- 建设期:2004 ~ 2012年
- 占地面积:264,000㎡
- 主要设施:三圣贤文化馆、传统弓箭场、多功能运动空间、散步路等
三圣贤故事
-
元晓 (617 ~ 686)
- 元晓出生于今天的庆山市(当时的押梁郡)。俗姓薛,法名元晓,幼名“誓幢”、“新幢”。新罗11官等——薛谈捺之子。
- 志学之年的15岁左右出家,31岁成为皇龙寺的僧侣,专心修行。公元661年,与义湘同行,踏上到唐国求法之路。路上,在党项城的一座土龛中饮下骸骨中之水而大彻大悟,回国后独立创建通佛教,投身于佛教大众化。由于有一天风颠唱街云:“谁许没柯斧,我斫支天柱”,与太宗武烈王之女瑶石公主结下良缘,生子薛聪。此后,自己因破戒而断情,自称小性居士、卜性居士,唱《无碍歌》,传播大乘佛教。
- 他的思想中具有打破时代、民族和宗教壁垒的普遍性。其代表性思想为和诤思想、一心思想、无碍思想。他作为来往于圣与俗的自由人和无碍实践者,截至公元686年69岁时在穴寺结束生命为止,共著有240余卷的庞大著作,成为世界性大著作家,为新罗十圣之一。
-
薛聪(655 ~ ?)
- 薛聪为新罗统一三国之前的太宗武烈王时代圣师元晓之子,是一位到文武王、神文王、孝昭王、圣德王时代也一直活动的儒学家。
- 字聪智,号冰月当,与强首、崔致远共称新罗三文章,还是新罗十贤之一。官居翰林,当时主要担任王的顾问。
- 他精通从三国时代起吸纳的中国经学,其中以训诂学为最,研究从唐朝传入后统一的儒学经典,用韩国语言加以解释,在汉文经典中加注训诂学的注释。
- 薛聪的释读口诀表记了将经典的汉文用韩语解读的方法,应用于吏吐的乡札和吏读等所有借字表记法,成为韩语表记法的源泉。此外,向神文王提出忠告的三国史记的 "花王戒" 使神文王将其作为后代王的戒律。
- 公元1022年,高丽显宗13年被追封为弘儒侯,成为东方十八贤之一,供奉于文庙、庆州的西岳书院、庆山市道东书院,是韩国儒学的宗主。
-
一然(1206 ~ 1289)
- 一然于公元1206年(高丽熙宗2年)出生于今天的庆山市(当时的章山郡)。俗姓金,字晦然或一然,幼名见明,金彦弼之子。
- 公元1214年9岁时,入海阳(现光州广域市)无量寺专研学问,1219年从雪岳山陈田寺大雄披剃,成为僧侣。22岁的1227年,僧科应试及第。1237年担任三重大师,1246年升为禅师,1259年升为大禅师。
- 公元1250年,接受郑晏的邀请,在定林寺担任主持并担任南海分司都监的证义,主导参与八万大藏经的雕刻。公元1283年,被拥戴为国尊,获得圆径沖照的称号。第二年,得到朝廷划拨的一百顷土地,为赡养老母而重建了麟角寺,"三国遗事" 就是此时完成的。他的著作"三国遗事" 集韩国古代神话和乡歌于大成,是古代史研究的宝贵资料。此外,还留有 "大藏须知录"、"偈乘杂著"、"重编曹洞五位"、"祖图" 等100余卷著作。